这样一个职业存在了几百年 大国崛起都靠它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这样一个职业存在了几百年 大国崛起都靠它

2024-10-10 10:45:31 行业资讯

  如果你在大学期间,有一个需要参加金工实习的工科对象,那你大概率会在某一学期结束时,收到一份特殊礼物——它可能是一个锤子,或一枚设计独特的戒指,亦或充满原始工业气息的金属动物饼干。它朴素、稚拙,略带一点草率,却承载着恋人的真心。

  制造一个锤子,需要机床打磨和加工。然而,它做出来的东西能干啥?制作它的工具长什么样?这可能就是很多人的知识盲区了。

  在现代机械领域,机床是当之无愧的“工业之母”。根据中国机床机具工业协会数据,2020年,三分之一的机械制造业零部件由机床加工完成,机床产业所支撑的工业规模达5-7万亿元。

  而在快手这个能工巧匠汇聚的地方,当然少不了身处机械制造一线的工作人员,通过他们的分享,让人得以对机床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  通俗地讲,机床的工艺流程,大部分时间在切金属块。传统机床解决了切削的动力,但从哪里切、切多少、怎么切,均需人工控制;而数字控制机床,即装有数字控制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机床,则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“削铁如泥”的快乐。

  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加工手段,数字控制机床的应用十分广泛。小到螺丝、弹簧,大到飞机、轮船、汽车、乃至兵器零件,连中国第一枚的核心零件,不能离开各类机床的加工制造。

  数控机床主要的进阶之处,在于给机床装上了“大脑”,通过输入指令,让机床自己变换切削角度和方式;操作者因而轻松许多,也能制造更为复杂、精密的产品。

  根据快手用户“CNC超人~数控编程分享”(以下简称“CNC超人”)以及“CNC数控前沿”的介绍,这样的一个过程类似解数学题,需要编程和一线操作配合完成。

  首先,数控编程人员拿到待加工零件的图纸或3D模型,需根据要求做分析,安排工艺——用什么机床设备?先干什么、后干什么?都需计划好。

  手工编程主要由编程人员直接输入各类代码完成加工。每个代码对应机器的一个动作,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代码指令非常熟悉。

  软件编程,则要先建模,再设置相关工序、选择刀具,让电脑自动生成加工程序。这种方式大多数都用在加工精度高、质量好、计算量大的零件,不易出错。

  软件编程还可用于模具雕刻。比如,有人想买“冰墩墩”,而恰好有一台模具雕刻机,他就可自己建模做一个。

  得到编程结果后,就可根据编程单进行材料加工——把毛坯工料放入数字控制机床,调试机器、选择刀具,让机床按照程序工作。最后,将得到的加工零件去毛刺、做表面处理,检查尺寸和精度,一件产品就能够实现了。

  整个过程,既可以是“操作工+编程师”的组合,也可由一位工作人员独自完成。

  “CNC超人”是一位北方的数控机床加工小企业主,已经在相关行业干了11年。根据他的介绍,一线操作工人在南北方的工时有所不同:北方以每日工作8-9小时为主,偶尔加班;南方由于制造业相对发达,以10-12小时为主,加班较多,待遇也更好。根据公司的业务类型,还可能有两班倒的情况。

  但无论什么工种,机床工作人员都是在车间里,孤独地面对机器。批量生产时,重复劳动在所难免。冬夏两季,工作环境还可能不太适宜。

  “制造业本身的属性就决定了车间的温度,无论冬天还是夏天,都不会特别适宜,但是也不会达到难受得受不了的阶段。”CNC超人说。

  实际上,机床行业的历史也是一部技术发展史,经历了从手工控制到数字控制,再发展为与智能制造产业高度相关的智能化数控设备的过程。

  1958年,清华大学和北京第一机床厂合作研发出了第一台数控升降台铣床。改革开放后,中国制造业发展进入快车道,也离不开各类机床参与生产。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,通过中外合资、外商独资、代工生产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工业生产技术,沿海地区迅速形成了规模化的制造产业集群,这些地区也陆续出现了大量与当地产业链相关的民营企业。

  2007-2020年,中国的机床数控化率从20%左右上升至40%以上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精确指出:到2025年,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要达到64%。

  不论传统机床还是数字控制机床,材料的加工方式是相通的。按照加工方法,机床可分为车床、铣床、磨床、刨床、钻床等。在实际生产中,每种机床都有更细致的分类。

  车,指的是材料转动的过程中,切削工具在材料表面来回运作,从而完成造型。这个材料可以是金属的,也可以是西瓜......

  磨,是用砂轮、砂带等磨具加工物体表面;刨,则是在大平面往复运动,打磨物体表面。

  综合上述加工方式的“复合产品”,叫作“加工中心”。相比普通数控机床,其特点是自带刀库(各类切削工具),可通过自动换刀装置一次性完成多种加工步骤。

  机床操作是实操属性很强的工作。一线工人需经过学徒阶段,时间从一个月到半年不等,但要真正熟练操作,在大多数情况下要一两年时间。编程人员则主要靠学校学习、工作实践以及进一步自学。

  除了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直接锻炼编程能力,工厂内的编程人员大多数都要从车间做起,逐渐转向编程或工艺。

  从快手机床行业相关用户看,他们不仅分布在沿海制造业重镇,也分布在河北、河南、安徽等内陆省份。不仅有学习能力旺盛的年轻人,也有从业多年的老师傅。

  不过,由于数字控制机床在中国发展时间相对较短,行业中坚以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为主;女性较少,且多为辅助岗位。

  根据中国2016年发布的《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》,到2025年,我国高端数字控制机床人才缺口预计将达450万人。“CNC超人”坦言,现在制造业人才有点断层,“00后”入行的不多,比较缺人。

  而入行多年的数字控制机床人员,也会分流到不同方向。有些会一直待在企业精进技艺,不断学习更高水平的编程技能和新设备、新软件;有些会转向管理岗位;有些像“CNC超人”一样积累了技术和资源后,择机创业办厂;还有些则像“CNC数控前沿”、“数控编程小课堂”一样,从业多年后转向培训领域,将技能传播给更多人。

  在快手,数控机床乃至整个机床相关行业的创作者,形成了一个高度互动的学习型社区。由于自动化软件持续更新,一线从业人员即时的交流学习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,帮他们追踪最前沿的产业动态。

  “CNC超人”是较早在快手发布数字控制机床操作视频的创作者。2018年以来,他已经发布了超过800条短视频。通过快手,他认识了很多同行,一起交流、探讨技术,记录自己与数控机床“斗智斗勇”的过程,也尽力为网友们答疑解惑。

  他还提到了自己作为北方人的优势——“这个行业从南方发展过来,最开始特别厉害的师傅都在南方,学习资料也都是南方师傅录的,但是南方师傅口音特别重,导致知识传播非常受限。”他之前从没想过,语言还能以这种方式发挥相对优势。

  由于专业性较强,快手上关于机床操作的课程很多。通过知识付费,创作者既能创收,还能参与提升行业技术水平。

  短视频的“临场感”,让枯燥复杂的机械技术变得更生动。转向教学培训的“CNC数控前沿”和“数控编程小课堂”都提到了快手对机床操作、编程等学习的重要作用。

  “数控编程小课堂”分享道,“学员年龄有大有小,年龄大的人记忆力、理解力可能跟不上,通过快手的短视频可以反复学习、增强理解;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,也能将短视频作为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桥梁,理解实操。”

  当谈及为何选择一直在数字控制机床相关领域工作时,三位创作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“热爱”。在他们眼中,机械是美的,对技术的追求安定而纯粹。

  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,机床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,像年轻的小伙横冲直撞,承载着人类“解放双手”的梦想;如今,极其成熟的机械制造业,已然像演技纯熟的中年戏骨,温吞柔和,且并不太担心过气。

  高端数字控制机床,是人们畅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基石,但或许最初,人们只是单纯地享受这样的一个过程:将一块粗糙笨拙的毛料,打造成更好的模样。

  1.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 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。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  2. 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消费日报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.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,会采取对应措施。

  4.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
  5.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