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①:安徽淮北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责任公司夏粮收买库点,工作人员在检查小麦质量。
“进步收麦质量,这但是门学识。假如时刻选得欠好,或许机器质量欠安,麦粒被收割机的鼓风机吹落田里,边收边撒,机收丢失就会很大。”宋书涛介绍,合作社捉住机具状况杰出、机手操作标准这两个要害,对每名作业机手都进行专业培训,每台农机1小时能收割20亩左右,秸秆留茬高度、机收丢失率等目标都彻底合格。
记者跟着安徽省蒙城县三义镇代敏的运粮车来到镇里的梁桥粮库。通过过磅、测纯度,三义镇刘园村乡民刘红的小麦通过输送带慢慢进入粮仓。眼瞅着金黄的小麦换成了一沓沓钱,刘红满脸笑脸:“一般麦1公斤2.4元,我这优质麦1公斤2.52元,60亩地可增收4300元。售粮有人管,省心多了,收入也增加了。”
夏收连着夏种,收罢小麦、处理完秸秆,紧接着种下玉米。受近期高温影响,三义镇安排农人合作社、种粮大户,带动乡亲们抗旱夏种。刘红忙着招待“田保姆”为自家的60亩地浇“蒙头水”。大型绞盘式喷灌机缓慢移动,边走边喷,细密的水雾均匀地散落,为农田“解渴”。“‘田保姆’解难题,种粮省心又省力。”刘红不由夸奖。
“在这里,小麦通过整理、润麦等多个环节,采纳长粉路、冷加工、细研磨等工艺,产出的面粉保存天然麦香味。”公司负责人弓银指着刚入库的小麦说,小麦分类实际上并不简略——要看筋度、水分含量、杂质总量等目标,通过机器细化分类,进入库房贮存,再来到加工车间。伴随着机器宣布的轰鸣声,丰满的麦粒通过研磨、筛理,构成不同质量的面粉。通过加工后,可生产出强筋类、烘焙类、面条类、精制类等11大类70多个种类的面粉。
“农头工尾、粮头食尾”,一粒粒小麦被“吃干榨净”。汤阴县工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瑞康介绍,现在全县栽培小麦55万亩,年产面粉300万吨,构成了完好的面制品工业链条,带动汤阴及周边地区10万余农户每年增收9亿多元。下一步还将进步面粉加工集约化、智能化水平,开发麦胚产品、小麦膳食纤维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,进步粮食归纳利用率,推进“大粮仓”变成“大厨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