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五”期间,中国数字控制机床行业实现了超高速发展。其产量2001年为17521台,2002年24803台,2003年36813台,2004年51861台,2004年产量是2000年的3.7倍,平均年增长39%;2005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59639台,接近6万台大关,是“九五”末期的4.24倍。“十五”期间,中国机床行业发展迅猛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、汽车和机械制造业发展迅猛、外商投资企业上涨的速度加快所致。
2006年,中国数控金切机床产量达到85756台,同比增长32.8%,增幅高于金切机床产量增幅18.4个百分点,进而使金切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达到37.8%,同比增加2.3个百分点。此外,数字控制机床在外贸出口方面亦业绩骄人,全年实现出口额3.34亿美元,同比增长63.14%,高于全部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增幅18.58个百分点。
2007年,中国数控金切机床产量达123,257台,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达3,011台;国产数字控制机床拥有量约50万台,进口约20万台。2008年10月,中国数控机床产量达105,780台,比2007年同比增长2.96%。
长期以来,国产数控机床始终处于低档迅速膨胀,中档进展缓慢,高档依靠进口的局面,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需要的关键设备主要是依靠进口,技术受制于人。究其原因,国内本土数字控制机床企业大多处于“粗放型”阶段,在产品设计水平、质量、精度、性能等方面与国外领先水平相比落后了5-10年;在高、精、尖技术方面的差距则达到了10-15年。同时中国在应用技术及技术集成方面的能力也还比较低,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对滞后,国产的数控机床还没形成品牌效应。同时,中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目前还缺少完善的技术培养和训练、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,市场营业销售能力和经营管理上的水准也不高。更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,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少之又少,制约了数字控制机床产业的发展。
国外公司在中国数控系统销量中的80%以上是普及型数控系统。如果我们能在普及型数控系统产品快速产业化上取得突破,中国数控系统产业就有望从根本上实现战略反击。同时,还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高档数控系统的自主创新体系,提高中国的自主设计、开发和成套生产能力,创建国产自主品牌产品,提高中国高档数控系统总体技术水平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中国数字控制机床产业将步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,中国数字控制机床行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,根据中国数控车床1996-2005年消费数量,通过模型拟合,预计2009年数控车床销售数量将达8.9万台,年均增长率为16.5%。根据中国加工中心1996-2005年消费增长模型,预计2009年加工中心消费数量将达2.8万台,较2005年年均增长率为17.8%。